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无二无别第14节(1 / 2)





  这话歧义就大了,而他颇有些怨念的语气也太耐人寻味。余之遇有种接茬便会被套路的错觉,索性闭嘴。

  肖子校没再说什么,他转身坐正,手指在眉心按了按,眸中有笑意。

  叶上珠是真怕狗,为了尽可能地离草药远点,她顶着压力坐到副驾。

  肖子校倒没表现出任何情绪,反而提醒她:“你越怕它,它越欺负你。”

  叶上珠五官皱成一团:“连狗子都欺软怕硬的吗?”

  余之遇摸着草药的脑袋,顺嘴说:“你哪里软?”

  惹得叶上珠回头瞪她,那下意识挺胸的动作像是在问:我哪里最软你不知道吗?

  余之遇:“……”抱歉,一不小心开出一列无声的火车。

  喜树听不懂女人之间的暗语,还因叶上珠那一抱在不好意思,却也出言安慰:“老师把草药训练得很好,不随便咬人的。”

  “不随便咬?”余之遇挑刺:“那就还是会咬了?”

  喜树看看瑟瑟发抖的叶上珠:“……”余哥,求你闭麦行吗?

  肖子校透过后视镜看了看她:“通常,它追着谁,就表示喜欢谁。”

  余之遇抬头,视线与他对上:“所以,你儿子是不喜欢我了?”

  肖子校没正面回答:“那你得问它了。”

  草药:“……”爸爸我感觉你在无中生有,凭空想象,胡言乱语。

  肖子校的话还是起到了一定性的安慰作用,尽管叶上珠还是不敢摸草药,至少没那么紧张了。可她坐在副驾,总能不小心瞥到肖子校透过后视镜看余之遇,难免有些不安。

  等到第一个服务区休息后,肖子校以命令的口吻对余之遇说:“坐前面来。”叶上珠又躲在喜树身后坐到后座,余之遇才挪到副驾,草药则像站岗似的,两只前爪搭在正副驾驶位之间的中央扶手上,陪着老爸。

  改装过的越野之王大g,凶悍威猛的纯种德牧,以及穿着黑t,戴着墨镜,专注开车的他们的主人,无一不激起女人的征服欲。

  说不心动,是骗人的。

  余之遇翘了一上午的嘴角而不自知。

  肖子校车技娴熟,车速明明很快,车距却把握的十分精准,绝对的稳中带浪。

  临近十二点,他把车驶入此行最后一个服务区,带三个小的解决午饭。

  荤素搭配,四菜一汤,品相一般,味道尚可。

  席间,喜树提醒要盛饭的叶上珠:“别吃太饱,后面的路不好,容易晕车。”

  余之遇看向肖子校,他也只是吃了一碗米饭便放下了筷子。但作为老司机,她也没太当回事。

  然后报应就来了,速度堪比行走的顺丰。

  迂回盘旋的山间公路,急弯多而危险,副驾一侧是未经开辟的山坳,密布的杂草树木之间怪石嶙峋,溪流穿梭,低头隐约可见山脚下的村落房屋,抬头则分不清山峦与天空的边界。

  这与喧闹的城市截然不同的山野风光,吸引了余之遇的目光。直到大g下了公路,驶上坑坑洼洼的山路,尘土飞扬中无法开窗,她整个人蔫了下来。

  肖子校见她脸色有些不正常的白,让喜树把提前准备的姜片拿出来,又剥开两个桔子,让她和叶上珠用桔皮提神。

  叶上珠状态渐好,余之遇却没半点缓解,胃里更开始反酸。

  肖子校把车驶向旁边的小路,停在山后的一处空地上。

  余之遇及时呼吸到新鲜空气,才忍住没吐出来。到这一刻她才明白,肖子校此前提示的路况不好,小型车难以应付不是诓她的。这千沟万壑的土路,她那辆小轿车非扔在半路不可。再看看那辆在城市中开起来略显突兀的改装大g,懂了他并非是张扬,而是出于绝对实用的考虑。

  叶上珠是第一次下乡,看什么都新鲜,加之有肖子校在,她不担心自家组长没人照顾,拉着喜树去旁边拍照,草药似乎是发现叶上珠怕它,跟上去欺负她,惹得叶小姐哇哇叫。

  肖子校把保温杯里的温水给余之遇倒了些出来,等她喝完在一块石头上坐下,他单膝触地蹲下,切中她手腕关节处内关穴,以饱满的指腹轻轻按揉。

  晕车的感觉太糟,如同没了半条命,余之遇没了矫情的心思,由他。

  半晌,她略略缓过神来,轻声问:“这要是我坚持自己开车来,困在半路上怎么办?”

  肖子校没抬头,保持按摩的姿势不变:“来接你。”那天她不听劝,他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果她主动求带,倒省心了。

  余之遇庆幸坐了蹭车,否则又要麻烦他,她看了看周围:“还有多远?”

  肖子校换合谷穴按摩,反问:“后悔跟来了?”

  远处的山峰在阳光中沾染上绚丽的色彩,无限美丽。近在眼前的英俊男人屈膝在自己面前,手上按揉的动作温柔且不失力量。何来悔意?

  余之遇有气无力地说:“难道我的眼神看上去不坚定?”

  肖子校抬头,对上她的眼,或许是先前差点吐了的缘故,那眼眸泛着水光,像林间余雨后的一滴,湿漉漉的,清澈见底,足够坚定。

  他心中一软,语气也不自觉放缓:“再坚持半小时。”

  --------

  大g驶入临水县时整三点,离肖子校预判的半小时几乎分秒不差。

  临水名义上是个县,实际就是个一眼能望到街尽头的小镇子。沿街有破旧的杂货铺,款式陈旧的服装店,面馆、理发店,卫生所,还有露天摆摊儿的商贩,卖些平常的日用品,偶尔有带车斗的那种农用拖拉机缓慢驶过,无一处不透露出落败的气息,是穷乡僻壤无疑了。

  而所谓的中医大教学基地,是座落于镇上,附近几个村唯一的一所小学校。

  镇上条件有限,小学校原本只是一个大院,院里是普通的平房隔出来的几间教室。中医大将这里设为教学基地后,才盖了前后两栋小楼,新添了桌椅,并在操场中央设置了升旗台。但相比城市的学校,一切依旧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