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2章村里的喜事(1 / 2)





  没想到走了几步遇到了老德爷,老人也是一脸好奇,郝好开口说了句,他特别感兴趣,随即加入了队伍,多了一个人,话题也多了很多。

  从村子建立,到前段日子的磨难期,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到现在村民生活水平等等方面,做了一一解答,与介绍。

  另一个年轻人姓刘,也是二十出头,他比小吴活泼,拍照技术堪称专业,他拍了好多照片,有郝好笑指河边的,也有她和老德爷相谈大笑的,还有进入桃花坞摘花的,更有蝴蝶蜜蜂,鸟儿围着她转的,总之,应有尽有。

  时间在记录与采访中流失。

  眼看就要中午了,陆陆续续的人又聚在了院子里。

  今日,村里有件大喜事。

  磨人精徐燕子要嫁人了,不过她根本没有要好的闺蜜,所以出嫁场面不怎么热闹。

  但下河村好多年没有这么热闹的时候了,村民呼朋唤友,齐齐涌向徐燕的家。

  徐燕家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有钱,不过她爸妈为人低调,一般人也不知道他们家到底有多厚。

  今日总算见识了有钱人的生活。

  徐燕的父亲徐有才早年家里做过生意,具体是什么不得而知,虽然经历了十年的磨难期,可人家的家底仍就很厚实。

  徐有才一共四个子女,唯独徐燕一个女儿,不同别的人家,她家对女儿特别溺爱,所以才造就了徐燕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性子。

  天下父母都一样,不论儿女在别人眼睛何等不堪,可在自己心里是最最好的。

  今日嫁女,徐有才摆了四十桌,每桌十道菜,有荤有素,本来想请郝好主勺,可话刚出口,就被村里的老德爷拒绝了,说是郝好挺着大肚子,加之前段日子的矛盾,不能请怕出笑话。

  徐有才心里不痛快,可还是听了话,也觉得在这大喜的日子,还是不要添堵的好。

  因此,他从镇上请了几个师傅,都是和郝好一起共事的,做饭水平不比郝好差。

  想到这里他的心情才好些。

  郝好不去参加婚礼,可热闹还是要看的。而高少铭等人本就是记录下河村日常的,今日遇到这么好的事情,自然不会放过。

  找了高少安,与徐有才商量后,得到了同意,便开始了拍摄工作。

  政府用彩色摄像与拍照已经好几年了,为了显示照相的技术,通通使用彩色。

  因要凑热闹,看接亲场面,中午郝好做了一顿最最简单的饭,臊子面。

  欧阳靖和马梅处于热恋期,擀面工作交给了他们,不到中午十二点半,饭就上桌了。

  徐老汉和孙老汉是要参加婚宴的,他们简单的用了饭就出发了。

  郝好吃了一碗饭,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抱着甜甜,领着家里的客人去看热闹。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

  陆陆续续的村民以及徐燕家的亲戚从坡下涌向半山腰的徐燕家。

  徐燕家住在下河村小桥的左侧第二排人家,院子也是前两年修的,门前种了花,虽没有郝好家的多,但也胜在简单美观。

  参加婚宴的人们,好奇又兴奋。

  因为八十年代的农村人,大多数处于填饱肚子的阶段,虽是平行世界,可和现代八十年代差不多,从没有人想着大规模的种花种树。

  所以见到下河村如此美景,除了惊奇外,更多的是好奇以及想要弄清楚他们为何如此的原因。

  郝好抱着甜甜,果果在一旁不停的咔咔照着不停,前几日还心疼胶卷太贵,今日转眼就忘了。

  好些带着大人带着娃,见到这么好看的花,伸手就要去摘时。被豆豆一群孩子们直接挡住了,随即展开了口水战。

  因为豆豆知道,花草树木来之不易,村里人幸幸苦苦栽种的,不时还要从河里挑水灌溉,所以他们不希望有人破坏。

  可外面来的人很纳闷,不就是一朵花嘛,摘了就摘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来二去就发生了口角。

  小孩子们你推我槡,难免发生碰撞,哭闹。

  高少铭等人将这样的场景也记录下来。

  哄笑,哭闹,鞭炮声混合在一起,竟也觉得好听至极。

  郝好找了个较好的位置,将甜甜放在一个石头砌成的墙上,然后一手搂着她的腰,一只手搭在墙上,整个人依靠在墙上。好整以暇的看热闹。

  村里绿树成荫,繁花点点,青砖铺城的小路上,不时落下几片花瓣,被来人踩在脚下,变成残花,可依旧美的惊人。

  村口的石桥下,潺潺流水向东流去,河面上漂浮着大片大片的花瓣,时而游过几只小鸭子,搅乱了一河春水。

  徐婶因这两次的住宿,得了一些收入,为了感谢郝好,便给郝好和果果各做了一双鞋。

  趁着今日吃席的空挡,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