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2章 永历帝的心思(2 / 2)


便是位高权重的宁、安两国公和一众亲王们的神色都不甚轻松。

太后对于此番景象甚是忧心,只得想方设法来活跃气氛,然而无论她老人家如何努力,众人的心思依旧沉重,大殿里的氛围煞是压抑。

这大概是永历帝继位以来最为冷清肃穆的一个百官宴了,这场中诡异的气氛令好动的百里诗菡都不太敢同旁人聊天,一直提心吊胆地等着大燕结束。

终于,时长为一个半时辰的大宴在永历帝沉得能滴出水的面色下正是告终了,随着上首几位主子的离去,众人只觉得盘桓在心头的大石头落地了。

“国公爷,这陛下将几位亲王或是世子留在京都是个什么意思?”一位出自苏家军的将军疑惑道。

他是个直爽的武将,对这朝堂之上的曲曲弯弯很是不了解。

他只是单纯地觉得奇怪。

这大燕建国之后,太祖怕诸王为祸,严格规定了诸王须留守封地,无召不得入京,且要将世子留在京中给皇子做伴读。

而要是某个王在朝中任职,那便要让世子留守封地。

永历帝登基之后可是严格按照这个规定来管辖诸位亲王郡王的!

如今,他却突然将几位留守封地多年的王爷给召了回来,该说要让这些王爷们在京都游玩几月。

这……着实很难不惹人深思啊!

便是他这般对政治不敏感的武夫都察觉到了丝丝诡谲。

“陛下的心思可是你我可以妄自猜测的?且回去安心呆着!”老国公眉头微皱,直接冷声喝道。

见他动怒,那将军讪讪道:“是下官失言!还望国公爷莫要气恼!”

“你只需要记住,忠君爱国便是了!无论这京都的天怎么变,也断然不会波及到你!”老国公中气十足地警示道。

永历帝此举旁人可能不知道为何,他却是知道缘由的,只怕这京中接下来得有一段不安生的日子了!

他只能这般隐晦地提醒他国公府一脉的将军和子息。

闻言,这位将军心中也有了几分猜想,他却是不再提了,只恭敬道:“下官谨记国公爷教诲!”

说完,他就快步离去了。

“世伯,您可知陛下此举暗含的内情?”那将军刚走,安国公便凑了过来。

宁、安两国公府乃是世交,只是为了避人耳目才在平日里作一副生分的样子,此刻并无多少人在,安国公才会如此亲昵地同宁国公说话。

安国公同已故的世子苏宁安是同辈的,所以得恭敬地唤老国公一声“世伯”。

“老夫略知一二,只是此地人多嘴杂不便多言!你若是想知这其中的蹊跷,可遣了宋翊那小子往宁国公府一趟!”宁国公低声道。

他说这话间,已经有还没有走远的官员看了过来。

宁、安两国公爷凑在一起会话着实够引人注目的。

只是,那两人都面带微笑,看着像是在问好一般,旁人完全看不出来他们在说些什么,只能暗自猜测。

安国公目光一扫,便将那些官员面上的好奇收在了眼底,他朗声笑道:“苏世伯说得对!是晚辈考虑得不当!”

而后,他又低声道:“晚辈知道了,待会儿便让小儿携贺礼往宁国公府给您拜年!”

老国公微微颔首,而后摸着胡须道:“安国公言重了!老夫不过随口一说!老夫还要回去喝药,这便告辞了!”

说完,他就大步流星地离去了。

安国公冷眼扫过方才伸长了脖子往他这边望的人,暗暗将这几人记在了心里,而后也笑着走了。

宁、安两国公爷一前一后走了,其余众人也没了什么顾忌,三五成群,互相试探问候着。

一群人假惺惺地聊到出了宫门才散了,然而任他们用尽心机,他们也没有弄明白永历帝到底意欲何为,也未曾猜到两位国公爷所谈论的是何事。

……

傍晚,别人在沉浸在年节的喜庆气氛中时,宋翊拎着一盒子价值不菲的宝物来到了宁国公府。

因着老国公早有吩咐,他刚一到大门口就有侍卫恭恭敬敬地领着他去了松义院。

被忠叔从松义院的大门口迎进书房后,宋翊才见着了老国公。

“晚辈拜见老国公!祝愿您身体安康!”宋翊恭敬地行了晚辈礼。

“翊小子,你就别跟老夫客套了!快坐下吧!”老国公直接指着他对面的椅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