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五六章 野蛮甘兴霸(1 / 2)

第一五六章 野蛮甘兴霸

时间倒回一年半以前。

大汉建安二年元月,甘宁率队一万五千余人从滨海港出发。其目的地是东方的日本列岛。

作为一个穿越者,蒋通对这个时代的日本还是有些了解的。在他看来,日本列岛上的土著们虽然这个时代还很落后,在中国大陆帝国体制已经开始成熟的时候,他们还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的时代。而且没有统一的国家,只有纷争不断的部落联盟。想来其战斗力也不值一提。但不管怎样,甘宁这一次去,毕竟只有一万五千人,要征服一块三十余万平方公里,上面至少有近百万人口的土地。就这么不讲方式方法的杀过去,那是肯定不行的。

总结穿越前那个时代那些成功的殖民者事迹。蒋通对甘宁的指示是:一,寻找带路党。二,挑拨对手内部矛盾。

带路党并不难找。自古以来,三韩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交往就很频繁。棒子和倭贼其实就血缘来说,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棒子们曾经大规模的渡海去日本,倭贼们也曾在三韩半岛殖民。在三韩半岛和日本列岛之间的济州岛、对马岛上,多的是熟悉双方语言的人存在。翻译也罢、带路党也罢,都是不难找的。

从蒋通开始执掌蒋家家政开始,蒋家的商队就和三韩半岛的上的马韩有了商业上的来往。在蒋通的手工业刚刚起步的时候,蒋家作坊的许多手工业品销售都依赖马韩这个市场。虽说后来蒋通打开了整个河北大市场,马韩这里低微的消费量已经没有放在眼里。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条航路,蒋通手下的水手们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甘宁的舰队出发后,首先驶向的就是马韩。

三百五十艘战舰遮天蔽日的从海平面上出现,巨大的规模着着实实的把马韩人吓了一大跳。尤其是最新服役的青州、冀州两艘五百吨的巨舰,更是让马韩人战栗不已。

三韩半岛上的历史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简单的说就是:周灭商后,纣王的叔叔箕子跑到中国东北,在鸭绿江和大同江流域建立了一个政权,中国历史书上叫做箕子朝鲜。严格来说,商朝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帝国,而是一个部落联盟。所以作为商朝在东北的延续,箕子朝鲜也不是一个完全的国家,而是带有很重的部落联盟的味道。从此之后,朝鲜地区频繁的开始在中国史书上出现。

到了大约公元前3世纪末,西汉建国的时候。箕子朝鲜的统治者被自己的大臣卫氏给窃取了实权并驱逐。于是箕子朝鲜的王室带着一部分人跑到了朝鲜半岛的南部汉江流域。由于朝鲜半岛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都是北部生产力胜过南部(离中国大陆更近一些)。所以南下的箕子朝鲜打败了当地的土著,在那里重新建立起了一个部落联盟,这就是三韩。当然,既然是部落联盟,里面肯定有分化。部落联盟之下还有小的方伯。而马韩就是其中一个最强大的方伯。

到了公元前2世纪,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即位后。发动了对卫氏朝鲜的战争,在灭掉了卫氏朝鲜后。就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了乐浪、带方等四郡。而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则继续存在。并且和汉朝建立了属国关系。三韩以下,数十个部落,都接受汉朝乐浪郡太守的领导。

到了公元1世纪后期,东汉政府对乐浪等边境郡国的控制力开始减弱,在朝鲜半岛的东北部,新兴的高句丽开始崛起。这就逼迫当地的另一支渔猎民族扶余人南下朝鲜半岛求生存。从而与原先就在这里的马韩人展开战争。朝鲜半岛的历次内战,除了新罗得大唐的帮助以南统北以外,都是北方远胜南方(北方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因为更容易接受中国大陆的正面影响,所以始终超过南方)。所以这一次扶余人南下征服三韩也不例外,在经过数十年的战争后,马韩部落联盟已经失去了富饶的汉江流域,龟缩到了朝鲜半岛西南部的角落里。

在真实的历史上,大约在公元三世纪,魏晋交替的时候,马韩会彻底被扶余人征服。在这块土地上新诞生的国家,叫做百济。它将和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半岛东南部的新罗组成朝鲜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前三国时代。百济的国祚会一直持续到公元七世纪,被新罗和大唐联手消灭。在那近四百年的时间里,马韩人作为被征服者,其地位极其低下,在百济国内的地位近似于古印度的首陀罗。不过后世棒子们的历史学家可不这么看,他们认为是马韩人统治了扶余人。是扶余人征服了马韩人后心甘情愿把统治权交给了马韩人

当然了,在蒋通这个时代。百济什么的还没有影呢。马韩虽然失去了富饶的汉江平原,但好歹还有一块地盘,二三十万人口,农业还算比较发达,是蒋通刚起家的时候,青州军非常重要的粮仓。

“吾乃大汉后将军甘宁,奉大汉天子之命,出征倭国。路过此地,需要贵方为我军提供翻译、向导、军(河蟹)妓、食物这是具体的物资清单。叫你们的王快快准备,限十日内备齐!”

马韩港口的官员颤颤巍巍的接过甘宁的清单一看,差点当场栽倒:“上国将军,这,这物资索求是不是太多了点?下国国小民少,如此巨资,别说十日,就是十年也备不齐啊!”

“咦?”甘宁听到本方的翻译翻过来的话之后很是惊诧的看了自己的翻译一眼:“这真是他的意思?你没有翻错?”

在得到翻译绝对无错的回答后,甘宁什么话都没说,右手轻轻一挥,马韩港口官员的大好头颅就高高飞起了:“全军备战,发出信号,港口内的汉家船队迅速离去!半个时辰后,我军将摧毁这个港口!鸡犬不留!”

三个时辰后,马韩的这个港口除了方便大型船只停靠的栈桥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小王苏伐都和,拜见上国大将军。大将军,小国虽小,但也是箕子余脉,大商王族之后。和上国实在是血脉相连啊。何苦出此重手?”

“哼!”出海前被蒋通狠狠的填鸭子,死记硬背了一大堆东北亚历史常识的甘宁,这个时候可不会被马韩王的说辞给迷惑:“尔等不过是化外野人,虽得箕子后人教化,学会如何耕地、养蚕。但本将请问:箕子后人何在?在辰韩乎?在弁韩乎?尔马韩背叛辰王,自成一国。何曾挂念先王教育尔等野人之恩德?”

“呃辰王失道,我等虽心念先王恩德,但也不得已分离。虽然如此,但终究没有反噬其主。如此德行,较之上国之秦国,受封于周而灭周,岂不好过数倍?”

“所以我大汉高皇帝斩蛇起义,推翻暴秦!”

“我马韩自上国武帝时代起,就奉大汉天子为君,为汉属国!”

“身为属国,为何百年不贡?”

“汉失威仪,高句丽崛起,堵塞贡路。扶余南下,侵袭我国。上国身为宗主?又何曾有一兵一卒相助?”

“我大汉丞相牟平起兵,十年苦战。已经重树大汉乾坤!将宣汉威于四海!故派宁远征至此!”

“上国丞相要宣威四海,就是派兵欺凌恭顺百年的属国吗?”

“我嘿嘿嘿嘿,我真是傻了。怎么跟这种弱得不像话的家伙讲起道理来了?弱者有道理可讲吗?真是当官当久了,连自己的老本行都忘了!”

想通了此节的甘宁把脸一翻:“他话休说!怎么着?老子就是要抢,你给还是不给!”

“将军怎么如此”

“啪!”一记响亮的耳光声响起:“你现在只说给,还是不给!”

马韩王惊恐的看了一眼翻脸比翻书还快的甘宁,又看看港口里将诸多木屋草屋砸得面目全非的石弹,再摸了摸自己的嘴,“哇”的一声吐出一口混合着几颗牙齿的血水:“给!”

“嗯,这就对了嘛。放心,你这样恭顺的大汉藩属,本将还是会为你考虑的。这样把,一百五十名精通汉语、倭语的翻译,五十名熟悉东面大海海情的向导。五百名女子。三万石粮食。这些东西要是都在十日内备齐,本将走的时候。给你一百副锁子甲,一百把钢刀!”

一开始还满是屈辱满不甘心的马韩王顿时来了精神:“上国将军,此话当真?”

“哼,本将用得着说瞎话骗你这个连城墙都不会修的化外野人嘛?”(1)

“呃,那个,上国大将军小王”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