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章 试探(2 / 2)


赵维正需要自己人解惑,赶紧让谢中原入内。

结果。

“见过两位殿下,圆觉寺法尊正念禅师听闻有宋使前来,又正好是两位殿下,回想起当年在临安讲经之时曾与二位殿下有过一面之缘,特遣小人前来相请。”

“请二位移驾圆觉寺,一叙旧念。”

赵维:“......”

赵晔:“......”

赵维敢打包票,他两辈子都跟和尚撤不上关系。

茫然看着赵晔,“你有吗?”

赵晔摇头,“没有!正念禅师?听都没听过。”

带着疑问,二人随谢中原前往圆觉寺。路上才知道这个正念禅师是何许人也。

简单来说,正念是汉僧,十二年前,来到东瀛宣扬佛法,被天皇以及得宗家奉为上宾。

事实上,正念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北条时宗的授业恩师。在东瀛,尤其是镰仓幕府,地位超然。

北条时宗拒不降元,抗争到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正念的影响。

至于什么‘一叙故旧’,完全是借口,正念只是单纯的想见赵维、赵晔。

而从正念那里,赵维终于知道北条时宗为什么有意回避了。

“他以为大宋要在东瀛落脚?”

赵维有点懵,“没事儿闲的,跑他的地头儿来干什么?”

“......”

“......”

正念和谢中原一听,也有点懵,“难道....不是吗?”

赵维、赵晔对视一眼,苦笑出声,“这是个误会。”

细想之下,赵维才明白,从北条时宗的视角,乃至正念和谢中原的视角来看,大宋落魄远逃,两年不到又遣使折返,这极不合常理。

再加上,越往北越寒冷,荒无一片,哪有大宋栖身之所?

最好的选择,就是借友邦之地暂且偷生,而这个友邦....便是东瀛。

北条时宗一直回避不谈赵维来处,也不问出使目的,就是不想开这个话头儿。

而且,言语之中处处透漏东瀛艰难,地贫民苦。也是让大宋明白,他们自己都活不好,就别开这个口了。

“其实......”谢中原道,“其实在两年之前,大宋北航之时,我等臣僚便极力建议执权将大宋留于东瀛,也不失为抗击元贼的助力。”

“但是,东瀛内忧外患,正值天皇一族有夺权之象。执权恐怕大宋一来,抗元虽有希望,可万一联合天皇一脉与得宗家不利,却是自取艰难。所以,臣柬皆不采纳。”

“如今两位殿下忽然驾临,时宗执权也是不得不防。”

“哦!”这回赵维彻底懂了。

难怪天皇拉着赵晔不放,问东问西,其实也是打着这个主意呢。

不等搭话,谢中原一脸急切,“两位殿下与小人说句实话,大宋此时处于何地?若有暂居东瀛之意,那一定要打消时宗执权的顾虑,让他看到大宋的诚意。千万不要被天皇一族古惑。”

“现在东瀛军政大权皆在时宗手中,不可妄判!”

赵晔一听,满面感激,向谢中原和正念深施一礼。

“难得两位离乡这么多年还心系家国,请受小王一拜!”

拜完,才要说起大宋当下之情。

要知道,天皇在车上都快使美男计了,赵晔都只字未提。如今面对自己人,自是言无不尽。

“大宋当下......”

话说一半,却是赵维高声抢白,“大宋当下,居于北地。虽有艰难。但...还没有要依附东瀛的打算。”

“啊!?”

正念与谢中原一愣,“没...没有南归的打算?那两位殿下此回是......”

赵维正色,“实话实说,我二人是要回宋土,领义民抗元的。”

“......”

“......”

谢中原、正念和尚再次语塞,“抗...抗元?”

就凭两个少年、十艘海船、三千宋卒?

......



————————

感谢“东风南渡”的万赏。

感谢所有打赏的书友。

过了十二点又是周一了,求一波打赏和投票可以吗?

有能力的,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