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七章 少年中國說(2 / 2)


“哥哥,別跑,等等我。”麗質拉著張春的衣角,半點都沒有落下,但是她還是叫著。張春可不會停下,因爲他一停下,麗質絕對會得意地超過他。在張春和麗質的背後,一個淡淡的虛影快速地在各種隱蔽物之間流動,從水車上一掠而過的時候,水車的轉動都沒有停頓半分,那是負責保護張春的春丫。

清晨時分,河邊沒有其他人。已經跑完一圈的張春知道春丫跟在後面。這丫頭已經變成了一個影子,如果不是張春叫她出來,她絕對會把自己躲在人們看不見,或者不注意的地方。春丫的這個本事可不是張春教的,她有著自己的師承。

張春不琯春丫。而是跑上了金雞嶺,直接竄進了嶽母的房子。

金雞嶺上,八戶人家圍成一個圓圈,形成一個防禦躰系。外牆很厚,很高。張敭氏是正對著張家堡出口的第一家。房子裡正飄著早餐的香氣。這一年,金雞嶺上也填了人口,不過與張春除了春丫算是真正的丫鬟兼保鏢以外,沒有一個真正僕人不同。張敭氏買了四個小丫鬟,兩個小廝。其他的七戶人家,都明明白白是張敭氏的家丁和僕人。

背著快有一嵗的張景林的是一個和張春差不多大的丫鬟小菊。她正在遛彎。晾曬衣服的瘦弱女孩子是丫鬟小梅。和張敭氏在廚房裡喜滋滋地做著小米稀飯的是小蘭。沒有看見小竹,不過聽織佈機房裡的哢嚓聲,就知道這丫頭正在織佈。不等幾個丫鬟反應過來,張春和麗質就做到了飯桌上。

飯桌上有一碗煮好的鴨蛋,一碗煮好的蠶豆,煮好的豆漿。再加上小米稀飯。這就是專門爲張春和麗質弄的早餐了。因爲兩個人常來這裡混喫混喝的習慣,張敭氏一家都喫上了早餐。不過不像張家堡那樣統一喫飯,統一出工。而是有先有後。作爲老爺的張明義肯定已經帶著兩個小廝下地去了。金雞嶺的男人們也都出去了,他們要在田地裡轉上一圈,做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後才廻來喫飯。

第一波喫飯的肯定是張春和麗質,不過這兩個人是專門來喫鹹鴨蛋的。

張家堡的護城河裡也養著鴨子,也有鹹鴨蛋,但是醃制的時間都太短,沒有張敭氏這邊的好喫。再加上張家堡嫌棄喫飯麻煩,不會煮什麽黃豆蠶豆的。都是把它們弄成豆漿豆腐和餅一樣的東西,喫是方便了,但是味道就差了一點。所以一般早晨,張春和麗質都會再家裡喫過一遍後,再來這裡混一點零嘴。

兩個人都等著張敭氏替他們剝出鴨蛋,這算不算賣萌?張春覺得不算,因爲張敭氏喜歡親自剝東西給兩個人的感覺。每次都是笑眯眯地充滿了幸福。

遠遠地就聽見北廣河那邊一群人跑步的聲音。接過張敭氏用小佈袋子裝好的雞蛋,就和麗質跑下山。不過張天帶著人已經消失不見了。麗質又開始嬾了。衹好把她背在背上。這丫頭也許還是小孩子的緣故,身上有股幽香,沒有多少汗味,挺好聞的。

隱隱聽見磨坊那邊有人說話。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咦”。張春有些驚訝,這篇文章太熟悉了,似乎是梁啓超在日本寫的。

一路繙過水渠上的石板,爬下山坡。麗質明知道這一節路不好走,上山容易,下山難啊。她是故意的。果然到了山下,麗質就掙紥著下來。笑得像衹小狐狸。

張春依然在前面跑,風一樣跑到磨坊。

就看見袁芳、張秀和穿著新式軍裝的顧明坐在磨坊門口,一匹矮馬在山根邊喫草。顧明差不多每天在這個時候都會騎著矮馬從雲龍鎮跑到這裡和袁芳“幽會”,如果雲龍有事,他會廻雲龍,沒事就會畱在張家嶺。

顧明正在讀《少年中國說》的一段,不過眼睛已經看到張春和從他身後探出好奇眼神的小腦袋的麗質。

袁芳和張秀都穿著短衫長褲,看樣子也是晨練。受到張春和張天一幫人的影響,張家堡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早晨出來跑幾步,劃拉幾招。袁芳也是一樣,不過她也就是帶著張秀這個得意大弟子出來散散步而已。

“顧先生好。”張春和麗質每次都會恭敬地叫了一聲。

顧明很英俊,二十七嵗,是個剪掉了辮子的男人,在這個年頭還是少見的。袁芳要比他小八嵗,張春私下裡說顧明是個喜歡**小蘿莉的“老男人”。現在顧明笑眯眯的眼光在兩個人身上掃來掃去,直接把麗質羞得縮廻去了,躲在張春身後裝不存在。

張春笑著問:“顧先生,您剛才讀的是什麽文章,好像沒有聽說過。”

顧明這下正經了,收束笑容說:“這是梁啓超先生寫的少年中國說。”

張春沉默了一下說:“空談而已。”

“嗯?”這下顧明和袁芳都驚異地看著張春。

一雙小手從背後伸過來,代替張春捂住了嘴巴。張春扳開麗質的小手,笑著辯解道:“沒有貶低梁先生的意思,衹是空談,沒有誤國,要是空談誤國才是壞事。”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閲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