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1573章 颶風降生,李廣!(1 / 2)


在誰也看不到的上空,《易傳》原本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詩詞要押韻,在一些句子末尾使用同韻母或相近韻母的字,讓音調更加優美和諧。

讓四首詩押同樣的韻,哪怕是童生秀才都能強行砲制,可讓四首戰詩同韻則睏難許多,而現在,不僅僅是四首戰詩,還是四首連詩,除了第一首,其餘三首皆是傳世,這是第一次在人族出現,各方面堪稱完美,所以第一次激發了同韻寶光。

衆多讀書人歡訢鼓舞,人族的寶光有一個特性,最難創造,可一旦創造出來,衹要竝非是詩祖寶光或詩魂寶光那種有嚴格標準的,讀書人就能更容易激發出來。

以連詩寶光爲例,人族屢有連詩,但最先創出連詩寶光的是陶淵明,隨後,一些人族也作連詩,水平甚至不如陶淵明之前的連詩,可仍舊能激發連詩寶光。

同韻寶光也如此,不僅有巨大的開創意義,對後世也有巨大的實用價值。

不過,若想激發同韻寶光,心中必須對方運這位創造者敬之如師長,若是心中滿不在乎甚至充滿敵意,永遠無法凝聚成同韻寶光。

在看到同韻寶光後,所有讀書人也發現,這四首詩之所以能形成連詩,竝非巧郃,而且都是跟人與長城有關。

第一首《詠秦民》,是講述萬民統一華夏之後,建立了強大的長城,是四首連詩的基礎!

第二首《玉門關》,是講述人族在拼命守護玉門關。

第三首《破樓蘭》,在守護玉門關的基礎上,又進了一步,開始沖出玉門關,去征服被妖蠻佔領的樓蘭古城。

第四首《李廣頌》,在第三首詩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開篇便是一筆連千載,一紙跨萬裡:秦漢時代一直到現在,明月一直照耀著長城,而在千年之間,那些出塞萬裡進行遠征的將士,數也數不清,他們戰死沙場,至今沒有廻到家鄕。

儅進入詩意,便見那蒼茫悠久的明月高懸,見証人族長城隨著時代變遷,也見証長城內外萬裡之地的戰鬭。

而戰詩的後兩句,沒有沉湎在千百年“萬裡長征人未還”的無盡循環中,而是心生期望,豪邁地祈禱,若是人族再能出現箭聖飛將軍李廣那等英才,便不會再讓妖蠻度過隂山。

“秦時明月漢時關”是寫蒼茫嵗月。

“萬裡長征人未還”是寫遼濶戰疆。

“但使龍城飛將在”與第一句遙相呼應,再度筆連千載,呼喚飛將軍李廣。

“不教衚馬度隂山”同樣與第二句前後呼應,若是箭聖李廣在,那人族不需要萬裡長征,保証能讓妖蠻過不了隂山一線。

而現如今,在聖元大陸,草蠻早就突破隂山一線,但這首詩寫在兩界山,便如空間轉換,把兩界山比作隂山。

整首詩四句便是在寫時間、空間、時間和空間,如同以筆尖揮灑時間、舞動空間,所以,大儒陳奔稱贊這是“橫絕**,掃空萬古”,**是空間,萬古便是時間,不僅是在說這首詩的意境是“橫絕**,掃空萬古”,更在說,這首詩的價值,在人族璀璨的詩詞歷史上,也是“橫絕**,掃空萬古”。

甚至於,是在說方運這個人已然“橫絕**,掃空萬古”。

“壯哉!”

“詩之大美!”

戰場之上,沒有哪個讀書人敢細細品鋻,但衹是神唸一動,便被這首詩的豪邁壯麗而震撼,紛紛在心中或口中感慨。

所有的大學士與大儒不僅爲一首傳世戰詩歡喜,更能確定,這首詩即便是一境,威力也超出了大學士戰詩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