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三四章 夫妻同心(2 / 2)

任何事情,想要长时间地瞒过皇帝的眼睛,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周皇后神情黯然、郁郁寡欢,不开心几乎就写在脸上,也不需要费心观察。

所以,按例应该留宿储秀宫的崇祯皇帝,在兰妃和新封的宜嫔乌兰图雅的提议下,傍晚的时候来到坤宁宫中。

紫禁城中的坤宁宫,是与外城三大殿规格相当的后宫三大殿最后的一座,与乾清宫隔着个相对较小的交泰殿遥遥相对,但是规格却与乾清宫相当。

坤宁宫坐北朝南、面阔九间、进深三间,而且前后皆有连廊重檐,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后,一直都是皇后居住的宫殿。

此时的坤宁宫,还保留着华夏文化的传统,还没有被后来入关的满清改造成每月初一十五杀猪煮肉跳大神的地方。

东西面阔九间,中间三间是明堂,是皇后接受其他嫔妃或者勋贵命妇朝见的地方,也是行使皇后权威,管理整个后宫的地方。

坤宁宫的东西各有暖阁,也是称呼为西暖阁和东暖阁,皆是朝向明堂开门。

西暖阁两间一间是佛堂,供奉着佛祖和普贤、文殊、观音等菩萨,另一一间供奉着道教的三清天尊和天后妈祖,也就是佛教的和道教的主要神仙们。

也是历史上周皇后亲自纺棉、织布,做女红做手工的工作场所了。

而东暖阁的两间,则是大明皇后在坤宁宫中真正住宿的地方。

所以说起来大明朝的皇帝和皇后,虽然名义上号称富有天下,而实际上即便是在紫禁城中,他们所实际居住的地方,也不过是房屋一两间而已。

当崇祯皇帝来到坤宁宫的时候,周皇后正一身礼服,双手合十,虔诚地跪在西暖阁的佛堂里,向佛祖菩萨们祈求着什么,看得皇帝心中顿感辛酸不已。

周皇后听见有声响传来,睁开眼睛,回头看见皇帝站在西暖阁佛堂的门口,当即就要站起来行礼。

崇祯皇帝见状连忙上前,拉着她的手,没让她起身,而且自己也面朝佛祖菩萨们,顺势跪了下来。

周皇后瞬间读懂了皇帝的意思,也不再起身,于是大明的皇帝和皇后就这样并肩跪在佛堂里,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在后世的时候,当然是个无神论者,寺庙道观之类的旅游胜地,去过的倒是不少,但是从来没有在蒲团上跪下过祈祷过。

方才眼见皇后虔诚如此,又知她入宫以来无数次在这里跪拜,祈祷早生贵子也好,祈祷风调雨顺也好,一心盼望着崇祯皇帝能把这个国家治理好,盼望着大明百姓安居乐业,没有饥寒兵火之灾,心中就感动不已。

再想到,正是眼前这个年轻的皇后,跟着同样年轻的崇祯皇帝入宫为后十七年,却是吃苦受累了十七年,也为大明朝朝夕祈祷了十七年,可是到了最后,依然是国破家亡,走投无路,就在这个佛堂之中投缳自杀,心中更是唏嘘不已。

原本的崇祯皇帝,也是一个忠实的儒家信徒,从来都是奉行敬鬼神而远之的原则,除了儒家规定的祭天、祭地、祭社稷、祭祖宗之外,从来不会拜佛祖菩萨,也从来不拜道教三清之类的神仙。

因此,这一次在坤宁宫佛堂中的跪拜,让素来知道崇祯皇帝脾气秉性的周皇后十分感动,她知道这是皇帝在和她一起祈祷,这说明皇帝的心在她这里,始终与她夫妻同心。

帝后两人在佛前跪拜了一会儿,双双起身,就在坤宁宫的正殿中,一边说话,一边简单吃了晚饭。

看见皇后吃的晚饭,又是一碗极其清淡、不见一点肉末油星的白菜豆腐汤,崇祯皇帝好像突然明白了皇后为何始终没有怀孕的原因了。

崇祯皇帝三口两口吃完了碗中的二米饭,然后放下碗筷,对周皇后说道:“求佛不如求己,皇后可知乌兰图雅因何能够怀孕而皇后却迟迟未能如愿?”

见周皇后放下碗筷细听,崇祯皇帝微笑着继续说道:“非是朕厚彼薄此,朕在坤宁宫下榻的时间可是后宫之最啊!

“乌兰图雅来自塞北,生活习惯与皇后和诸妃不同,入宫以来依旧喜食塞北风行之乳酪羊排,乳酪羊排营养丰富,因此身体康健而丰腴,此正是民间老话所说的易生养之相。

“反观坤宁宫中,皇后日日敬佛吃斋,每餐饮食之清淡,也是冠于后宫,如此以来体质羸弱,影响不良,或许正是未能有孕之根源啊!

“朕打个比方啊,就比如说是种地,土地太过贫瘠,种子撒的再多,也难以长出庄稼啊!”

今天崇祯皇帝能够来坤宁宫陪伴,并且与她一起拜佛吃斋,祈祷佛祖眷顾保佑,已经让周皇后心情好了很多了。

此时听见崇祯皇帝这么说,再想想储秀宫传出来的塞北食谱,周皇后发现,眼前桌上的饭菜,似乎确实清淡了一些,因此一边红着脸,一边笑着说道:

“万岁爷倒是知道得多!怎么不见太医院的御医们这么说!”

周皇后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心中却颇有点认可了皇帝的这个说法,毕竟太医院的御医哪里敢跟皇后这么说话。

当夜帝后合体,自然是疯狂造人,极尽鱼水之欢。

次日早上,周皇后就派了身边得用的女官,去将储秀宫的日常食谱誊写了一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