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四九章 阿瓦以北(2 / 2)


而且从此之后,有了崇祯皇帝的这个话,东吁王朝再去攻打或者占领老挝与暹罗的领土,也就有了名义上的合法性。

他可以光明正大地说,这是大明朝皇帝的旨意了。

当然,东吁王朝的君主们,却也不是善茬子,至少前面几任君主都算是大明朝周边小国之中比较有作为的雄主了。

至于如今的这位君主他隆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那就不是崇祯皇帝坐在乾清宫中所能够想象到的了。

不过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却很确定,只要自己亮明了这个止步于阿瓦的态度,葡萄牙人就肯定会接受。

因为葡萄牙人最初的势力,是从印度莫卧儿帝国的西海岸,一路往东发展,最后来到阿拉干人居住的缅甸西海岸,也就是后世的若开邦罗兴亚人地区。

后来随着葡萄牙人对缅甸的垄断贸易的不断发展,葡萄牙人的势力开始沿着海岸继续前进,于是深入到勃固王国(后世仰光附近地区)的地界上。

然而直到如今,葡萄牙人在缅甸的势力也还没有发展到阿瓦以北。

原本当年莽应龙在葡萄牙人的支持和助战之下占领阿瓦之后,葡萄牙人的商馆也跟着北上到了阿瓦城,但是后来莽应里与葡萄牙人翻脸之后,被阿拉干人杀死,莽应里的弟弟良渊王逃到阿瓦之后,葡萄牙人在阿瓦的势力随即被连根拔起。

再等到良渊王的儿子阿那毕隆借助外力,又从阿瓦杀回勃固之后,缅甸的经济政治中心又回到了南部沿海地区。

等到阿那毕隆死掉,其子他隆继位之后,葡萄牙人重回缅甸,到现在满打满算不到两年,南方沿海的势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更别说北方,更别说阿瓦城以北了。

果然,崇祯皇帝的话说完没过多久,佩雷斯略作思考,就说道:“成交!请大皇帝陛下授权您的理藩院大臣,起草一份三方条约。

“请将您的要求和条件,以及你对普利多加和东吁王他隆的承诺写成明确的条款!

“本人及普利多加驻满喇甲和沙廉总督府,一定会尽力劝说他隆接受您的条件!人世间最珍贵的和平万岁!”

其实在佩雷斯的眼中,葡萄牙人全面占领缅甸是做不到的,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这个世界太大,需要葡萄牙人去占领的地方太多。

美洲那些盛产金银的印第安土著国度,才是他们的优先殖民对象,所以能够前来东方的葡萄牙人实在是太少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尽管有先发优势,却依然挡不住荷兰人、英国人以及随后许许多多的欧洲小国蜂拥前来的根本原因。

归根结底,还是葡萄牙国内人口不多,而愿意前来东方殖民的更少。

佩雷斯此次前来大明朝的京师,见到传说中的中国皇帝,得到了大明朝皇帝陛下亲自作出的不侵犯葡萄牙人在缅甸地位和利益的保证,他的目的已经基本达成。

至于东吁王他隆请求葡萄牙人干涉,逼迫大明朝撤出进入其北方的军队这件事情,能办成自然最好。

可是办不成的话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办不成这件事并不会损害到葡萄牙人的利益。

葡萄牙人在缅甸北方的莽莽丛林之中,如今还并没有什么商业利益可言。

而东吁王他隆所代表的勃固小朝廷的利益,葡萄牙人才不会真的放在心上。

再说,佩雷斯完全可以转告他隆,他已经为他争取到了和平撤出北方居民,正式获封缅甸国王的待遇,以及八百大甸和暹罗部分缅人居住区土地的补偿。

这些条件,在佩雷斯这个葡萄牙人看来,已经可以了。

因为在佩雷斯这个出生并成长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海边的葡萄牙人看来,只有沿海的海港城市、河口地带才是有价值的土地,而缅甸北方的群山与密林,对于从来不搞远洋木材贸易的葡萄牙人来说,基本上毫无价值。

就这样,崇祯三年正月初六,紫荆城乾清宫中,崇祯皇帝领着几个亲信大臣,与葡萄牙人的使者佩雷斯等人,定下了关于东吁王朝的一个重大条约。

崇祯皇帝也好,以佩雷斯为代表的葡萄牙人也好,对于东吁王他隆会不会接受这个条约,都不是很在乎。

对崇祯皇帝来说,他隆接受了固然好,不接受,也没有关系。

因为若是没有了葡萄牙人的帮助,他隆的东吁小朝廷,根本不是沙定洲、罗乾象、安世荣、安重圣、普服远这些狠角色的对手。

而对以佩雷斯为代表的葡萄牙人来说,这个条约表面上是大明、葡萄牙和缅甸三方的,但实际上是大明和葡萄牙两方的。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条约,葡萄牙人等于说再一次走在了荷兰人和英国人的前面。

因为他们得到了荷兰人和英国人没有得到的大明朝关于葡萄牙人在缅甸的地位和权利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