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七二章 入京任职(2 / 2)


这次战后的临洮城,如同一座鬼城,到处都是冻僵的尸体,更有随处可见一堆堆被吃用之后剩下的森森白骨。

那些被大西营从周边地区抓捕而来的木速蛮两脚羊,也早被大西营各部屠杀干净,一律去头剥皮,去掉手脚和内脏,做成了一具具随时可以蒸煮烧烤食用的肉干。

此时恰逢寒冬,他们也不怕腐烂。

等到近卫军第四镇副都统制使刘兴治,领着军队占据了大西营在城中的营地之后,发现了那些如同咸鱼一样,被存在库房之中不知道多久、已经被冻得邦邦硬的肉干。

即便是一直以冷酷无情、心狠手辣著称的刘兴治,突然看见了这个场面,也情不自禁地头皮发麻心惊胆战。

吃过人的人,当然不能留。

等到武安伯王廷臣亲眼查勘了几处这样的库房之后,就在崇祯四年正月二十二日的清晨,命令原曹营部将“一堵墙”王允成率领归降了的曹营士卒冲进关满了降卒的前大西营营地,对那些缴械投降等待说法的大西营降卒们大开杀戒。

而王允成所部的身后则跟着猛如虎、虎大威所部虎视眈眈的骑兵,一个接着一个地将,那些从屠杀之中逃脱出来到处乱窜的漏网之鱼杀死。

原本已经投降的大西营悍将王复臣,也被急着立功的王允成部将郝景春所斩首,失去了他在后来历史上弃暗投明转而抗清的机会。

张献忠的大西营里,有许多这样的人物,前半生跟着张献忠干尽了各种坏事,但是后半生却突然转了性,就像是良心发现了一样,成为了西南地区抵抗满清入侵的中流砥柱。

只是这一世,他们怕是没有了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机会。

杀死他们,当然并非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本意,对于历史上的李定国父子,以及这个王复臣之类的人物,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心中也是很有敬意的。

只不过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变幻无常,并不会完全取决于某个人的意志。

临洮城内的事情,过去了半个多月之后,紫禁城中的崇祯皇帝才从来自西北的捷报之中大致了解到了其中的情况。

这次来自西北的捷报,也不是锦衣卫西镇抚司率先送到北京城的,而是直接来自一直坐镇在平凉督师围剿西北流贼的李邦华。

军机大臣东胜侯李邦华,在捷报之中向崇祯皇帝报告了很多事项,但是最重要的一项,正是流贼头子罗汝才率领余部向近卫军第四镇都统制使武安伯王廷臣缴械投降的事情。

罗汝才在历史上可谓是流贼之中最反复无常的人物之一,如今他的投降值不值得信赖,崇祯皇帝的心里当然是打了一堆的问号。

然而不,管怎么说,曹营降了,大西营跑了,临洮城收归近卫军第四镇治下,终究是个好消息。

且说崇祯四年二月十八日,崇祯皇帝接到了这个来自西北的捷报之后,迅速让人传来了在京的军机大臣孙承宗和兵部尚书南居益。

这两个人都在军机处办公,自然已经看过了西北送来的捷报,并且也都同意李邦华等西北疆臣的意见。

崇祯皇帝在召见了这两人,询问并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之后,对他们说道:

“朕尝闻陕北诸贼之中,有曹操罗汝才者,性甚狡诈,反复无常,原本以朕之见,此人理当杀之,方能不留后患。

“然而如今,武安伯对其有诺在先,东胜侯等西北疆臣之意,也以为应留之以观后效为上。

“朕思,如今罗汝才及其麾下亲信部将诸人,既然于阵前倒戈,并已缴械投降,且被武安伯控制,押在安定城中大营,谅其已无力为祸,姑且留其性命。”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停顿了片刻,想了想,叹口气,最后说道:“军机处速传朕的旨意,准罗汝才所部归降!

“封罗汝才本人为明威将军,实授京师锦衣卫指挥使司正四品指挥佥事一职,于京师赐宅邸居住!

“并赐罗汝才帐下吉珪,为京师锦衣卫经历司正八品知事!

“其属王允成、吴汝义、王克生等人可酌情授予参游都守之职,入近卫军第四镇为营官、队官,所部择其精壮、汰其老弱,分作数股,就地编入近卫军第四镇马步营中!”

听皇帝说完了这些话,军机大臣孙承宗和兵部尚书南居益正要躬身领旨,却又听到皇帝说:

“传朕谕旨,着东胜侯并武安伯,速遣妥当人,率军护送罗汝才并吉珪二人,入京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