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三二章 乾坤终在手(2 / 2)


“幽州刺史请讲。”

兖州和陈国的‘插’曲过后。幽州刺史刘和出班奏事了。

“陛下,雒阳残破,已不足持。臣意,莫不如在祭拜先帝陵寝后暂时将銮驾迁离雒阳。择一人口聚集、物产丰富之地为行在。待他日天下安定后再还都此地。”

迁都,这个皇帝不反对。雒阳的惨状大家都是看到了的。非十年二十年不能恢复。可以刚刚被卫兹打了一耳光的皇帝这时候不敢轻易表态了。眼巴巴的看着蒋通——往哪儿迁啊?谁愿意接纳我这个光杆皇帝啊?

“陛下,自中平元年以来,十余年间,天下战‘乱’不止。生民流离失所不提。便是诸多太祖、世祖子孙,也是朝不保夕。现朝廷初安,有必要重建宗蝶,收录、救济帝胄。幽州刺史温良谦恭、德行服众。又是现有宗室中辈分最高者。故臣请陛下,征召幽州刺史入朝为宗正!望陛下允准!”

这是蒋通和刘和‘私’下的‘交’换条件。刘和出面提迁都比蒋通出面要好得多。作为回报,蒋通提议让刘和回到朝廷担任他父亲担任过的职务,专‘门’掌管刘家子孙的宗正一职。对于刘和来说,和公孙瓒对抗了一年多,他深深的知道以他的本事,在‘乱’世中做一方诸侯,迟早被人啃得渣都不剩。而对于蒋通来说,有这么一个在基层待过,体会到‘乱’世的现实和残忍的家伙来做宗正,做刘家的大家长。将来自己主政,和刘家人打起‘交’道来也方便沟通得多。

而且蒋通一开始上来就讨论宗正人选,打的也是照顾刘家人的名义。更能让皇帝心里觉得舒服。待会说迁都的事情的时候,也会更加方便一些。

这就是所谓的双赢。做政客,最重要的就是要协调矛盾双方,给双方找一个最大公约数。尽可能让双方都能从这个决议中得到好处。这样的决议才能真正的生效。不管是刚才让陈国兖州暂时停战,还是这一次和刘和‘私’下的利益‘交’换。蒋通都是按照这个原则来做的。

可以说,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加上荀彧、董昭、郭嘉等人的辅佐。蒋通已经具备了掌控一国政务的基本手腕了。

“车骑将军所言甚合朕意。朕襁褓丧母,幼龄丧父。除了得董太后照顾外。一直没有长辈教导。朕甚希望皇叔回朝。未知众卿有何建议?”

“您都把话说了这么多?我们怎么反对呢?皇帝还是太嫩啊。”

“臣刘和,诚惶诚恐,愿回朝担任宗正一职。臣虽愚钝,但必尽心竭力为我刘家子孙出力。陛下,先前所议迁都之事,未知陛下心中可有定案?”——很好,宗正大人,你很上道嘛。知道把话题给拉回来。

“此事未知众卿有何建议啊?”

皇帝此言一出,最先退缩的就是荆州的蒯越——要是一不小心把皇帝带回荆州去。估计刘表先生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夷了蒯家的三族。此后陈国相骆俊、徐州别驾陈珪、扬州校尉樊能等人纷纷低头不语——蒋通事先已经打了招呼的啊。至于吕布、张杨等人,他们或许是有那个心思,但是自家的地盘就那么点,自己想吃饱都困难。更何谈养皇帝?

“陛下,我兖州现在战‘乱’已经基本平息,兖州之许县,自黄巾之‘乱’后未受大的战‘乱’。人口有七千余户,四万人。城廓完整。可做离都!许县离雒阳也不远,陛下住于此地,可以就近关注雒阳之重建。兖州牧‘操’,世代汉臣,忠贞不二。陛下岂有意乎?”

曹‘操’集团虽然没有了荀彧郭嘉,但还是有能人啊。在大家都不怎么在乎皇帝的时候,都能迅速的看到奉迎皇帝的好处。不,关键在于,这个集团当家的是个大英雄!

不过,在我蒋通这个穿越者面前,大英雄也不是万能的。更何况,这种事情,还不需要本人亲自出马。

“笑话!汝兖州刚刚才拒绝了陛下劝和之意。现在与我陈国也不过是暂时息刀兵。如何称得上是已无战事?再说兖州之地,自中平以来,战‘乱’、瘟疫,蝗灾,‘交’相侵袭。可谓兵疲民穷。如此疲惫之地,如何能奉迎天子。陛下!蒋车骑治下之河北,物阜民丰、人口众多。可在其地选一大邑,作为行在!”

哎哎,终于有人把这话给说出来了。谢谢啊,谢谢。

“陛下,臣之治所邺城,现有户两万一千户,十二万人。是华北第一繁华之地。臣在邺城,用水泥、玻璃为陛下建了一座水晶之宫。陛下住在哪里,当可符合天子之身份。臣之治下,有口五百万,每年田赋上千万石,税钱不下十亿。可保皇室供奉无虞。且河北为光武皇帝兆业之地。如今天下大‘乱’,圣天子正该奋祖上之余烈,重整山河。臣请陛下迁都邺城!”

“陛下,车骑将军之言乃是正理。请陛下迁都邺城。臣在代北,也好就近仰慕天颜。”

可以说,如果蒋通的一番话已经让皇帝基本动心的话。吕布的这一段话就彻底让皇帝下定了决心。吕布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陛下,邺城离本将的驻地很近,本将可以就近照顾你。

因为诛杀董卓的事迹,皇帝是很信任吕布的。而吕布一直以来对皇帝都很尊敬。所以这个时候吕布站出来做保证。刘协的决心就差不多定了。

“诏,国朝之都雒阳,毁于战火而百姓流离。实不宜为天子之居。此皆朕年幼无德之过矣。幸有车骑将军通,励‘精’图治,河北物阜民丰。朝议,暂迁都邺城。以为行在。待他日雒阳重建,再还于旧都。迁都一应事宜,由宗正刘和、车骑将军蒋通会同办理。”

“臣等遵旨。”

“恭喜主公。迁都之议一定。我等奉迎天子的大业终于大功告成了!”

“嗯,此事皆赖诸位之力了。我军现在立即整备行装。待陛下拜遏祖陵后立即整军北上。”

“额,主公,在北上之前,估计我军还有一仗要打!”

“嗯,奉孝说的可是白‘波’军?”

“正是。李傕那边退了后,郭汜也往长安退走了。杨奉就此逃出生天去了白‘波’谷。根据我军北方的密谍急报。白‘波’军大概十万已经南下。可谓是倾巢而出。”

“嘁~~这是要来跟某争皇帝么?可惜一群土‘鸡’瓦狗,终究成不了什么气候。正好,张稚叔跟我说了好多次,这白‘波’贼为祸河东河内也是很久了。这次张稚叔跟我等一起接驾,也算实诚卖力。我等这次就借此机会把这白‘波’贼给剿了。也算为陛下改元送上一份贺礼!此事奉孝自行办理就行了。通最近可要忙着和杨文先(杨彪)、钟元常(钟繇)等人商议陛下到了邺城后,朝官的人事任免呢。可没闲工夫理会这些宵小。”

“喏。请主公放心。另外,主公,徐公明的伤势已经痊愈。现在此人乃无主之身。如此猛将,主公岂有意乎?”

“当然,这样。公仁,麻烦你亲自跑一趟,跟徐公明说,阵前招揽大将,是我青州军军规所不容。故而本将现在还不能跟他保证什么。如果他徐公明真是好汉,不妨跟着圣驾一起去河北。到时候如果他真立下功劳,通又何吝金甲相许!”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