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2章 饿死是有原因的(2 / 2)

陆相公所说的“不应该”,是即使基里瓜人不懂水利,只靠手提肩挑的灌溉,也不至于饿着吧?

三十万人啊!就算一个人只管一亩地,那也是三十万亩,还养活不了一城的人了?

这个问题倒是不用玛雅人回答,赵维就替他们答了。

“陆相别拿咱们宋人的标准衡量玛雅人。”

陆秀夫皱眉,“什么意思?”

赵维贱兮兮的一笑,“他们的亩产很少。”

陆秀夫更不解,“他们不是种玉米吗?亩产能少到哪去?”

赵维:“少到你想都想不到。一亩地...也就十几斤吧,几十斤就算大丰收了。”

陆秀夫:“......”那是得饿死,没错了。

怎么说呢?玛雅人种地和汉人种地是两个概念。

之前说过,玛雅人一茬庄稼短则三年,多则六年。

烧荒、等下雨、等草木发芽...再烧荒,再等下雨,然后播种。

而且,这个播种和汉人的播种也不一样,他们是把种子往地里一撒就不管了。

至于长出来的是粮食还是杂草,跟我没关系,能产多少粮食看老天爷。

你想想,那亩产能高到哪去?到秋收季节,田里收的草籽都可能比玉米多。

所以,如果是三十万宋人种玉米,可能有个十几万亩地就够生活了。

但是换做玛雅人,几百万亩地也不见得能吃饱。

别忘了,人家不但是亩产低,周期还长呢!

三年指望一茬庄稼养活,那得多少地,你都算不过来。

知晓这些之后,陆秀夫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看着三位国王道:“生于扶桑,乃玛雅之幸也!然,玛雅之大不幸,亦起生于扶桑尔。”

众人皱眉,都没听懂这位大宋相公拽的这句是什么意思。

倒是赵维乐于解惑,“陆相的意思是,如此丰饶富美之地,是玛雅的幸运,也是玛雅的不幸。”

“幸运的是,你们占了这么好的地方,要什么有什么,以至于无需为生存而劳心。”

“而不幸的也正在于些!过于安逸的生活,让你们也很难在风浪之中走的更远。”

三位国王点了点头,似乎是听懂了一些。

确实,从前的玛雅人不用为吃饭发愁,随便种点东西就行了。产量低是低了点,但是我们地多啊!

可是,一遇到天灾,就完蛋了。

当他们到了大宋,到了新崖山,看到宋人是怎么种地的,他们才明白,原来还可以这样。

多林刺皱眉道:“也许...陆相公说的对吧?其实,自从大宋到来之后,我们已经发现,要学的东西真的太多了,可惜已经晚了。”

赵维没接话,也不知道说什么。

“说吧,我想在城中,应该有不少人在等着咱们呢吧?”

多林刺一怔,“殿下连这个也知道了?大宋真的是无所不能。”

只见赵维摊手,“这有什么可不知道的呢?遭遇危机的可不仅仅是基里瓜,北边的蒂卡尔、奇琴.伊察,还有科巴等等玛雅城邦,都面临基里瓜相同的问题。”

“只不过,他们没有基里瓜反应的那么快,去求助于大宋。或者说,他们还是在观望罢了。”

“他们的使者也参加了本王的婚典,自然也知道本王与基里瓜的交易。我想,只要不是个傻子,就肯定会来基里瓜看看吧?”

这才是赵维先来基里瓜,而不是先解决科潘问题的原因。

基里瓜有观众,很多城邦都在等着看,看宋人怎么帮基里瓜度过难关。

说白了,基里瓜现在更像是一个实验点。

如果大宋的帮忙没用,那以后各城自然也不会打大宋的主意。而如果有用,那各城的求援很快就会蜂拥而至。

多林刺听了赵维的话,佩服了竖起了拇指。

“用宋人的说法,殿下真的是料事如神。不瞒殿下,蒂卡尔的大祭司、奇琴.伊察和科巴的国王,还有其他几个城邦的使者,正在城中。”

“呵。”赵维笑了笑,算是回应。

叹道:“他们来的倒快,都是聪明人啊!”

多林刺陪笑,“再快也没有基里瓜快,不是吗?我们基里瓜并不像他们那般考虑太多,想到哪就去做。”

赵维再叹:“所以,这是个机会啊!”

“嗯?”多林刺怔了怔,没听懂。

却见赵维附耳而来,“多林刺国王,我们宋人讲究一个先来后到,基里瓜不考虑太多这是优点,但也不能什么都不考虑,不是吗?这是机遇。”

多林刺有点明白了,这是撺掇我多林刺第一个投宋呗?

瞥了一眼多林杰和兰琴,见他们都没注意这边,多林刺咬牙道:“殿下,多林刺不是阿桑那种想得多的人,我的心思很简单,让我的族人活下去,活的好!”

“哪果殿下说的那个敌人真的来了,真的那么强大,再如果殿下真心解决了基里瓜的麻烦,多林刺可以臣服大宋!但是,要给我时间,我要说服我的族人。”

显然,这几天赵维的话,多林刺是听进去了的。

而赵维此时却是笑了,“那就晚了。”

“嗯?”

“我说过了,先来后到!”

赵维看着他,“国王陛下,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等到敌人打过来,等到一切好处都倾向于你这一边?没有那样的好事。”

“有的时候,是需要赌一把的!”

“可是.....”多林刺要犹豫,“我需要考虑一番。”

赵维摇头,显然放弃了这次谈话。

只不过,在与多林刺分开之前,又补了一句,“多林刺国王,本王可以保证,第一个投奔大宋的玛雅王国,待遇一定不比奇布查三部差。”

“本王还可以保证,第二个投奔大宋的玛雅王国,待遇一定不会奇布查三部好。”

“......”

多林刺怔在那里,内心纠结无比。

相对三个王国之中,多林刺对大宋的恶感是最少的。

其实,基里瓜的危机不是一天两天了,三个国王也一直在应对之中。

只不过,毕竟不属同一个王国,应对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兰琴属于保守的一方,他们的策略就是,尽最大努力动员兰琴国民去灌溉农田。

而多林杰则是更倾向于向临近城邦求助,这次去新崖山,就是多林杰发起的。

而多林刺则是更务实一点,他知道,自救或者求救都没有用。所以,早在几年前,多林刺王国就鼓励族人到新崖山去务工。

一方面,可以减少在基里瓜的人口;另一方面,在新崖山的族人可以把赚来的钱带回多林刺,这些钱就可以用来买粮食。

所以,这些年,多林刺到大宋务工的人员最多,对大宋的了解也最深,多林刺国王也最不排斥臣服于大宋。

当然,宗教问题除外。

宗教问题依旧是拦在大宋与玛雅人之间最大的障碍。

多林刺纠结也就是纠结在这儿,真的要并入大宋吗?做第一个?

可以保证贵族的利益,但是......

信仰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