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黄天之世第459节(1 / 2)





  “青州焦和那边也已经传信了过来,四州黄巾军残部攻破了兖州的泰山郡,不再袭扰青州,他已经带着部曲北上进攻乐安国,徐州军臧霸不听宣召,如今盘据在徐州北面的琅琊郡,徐州军现在也没有办法袭扰青州,要不了多久,就能克复乐安国。”

  袁绍点了点头,他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田丰沉吟了片刻之后,继续言道。

  “北海相孔融不遵调令,只是一味的固守城池,似乎还和某些人有勾连之举。”

  “孔融?”

  袁绍记得孔融,孔融在北海国这些年来,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麾下也有不少的军将。

  “若是孔融也如同张邈等人一般投靠陈都,恐怕青州之地又要混乱起来。”

  袁绍的眼神微厉,冷声道。

  “陈留王于陈都自号为帝,名不正,言不顺,他孔融莫非也和孙坚一样无知?”

  袁绍冷眼看着底下缓缓向前进行的军卒,心中更是冷冽。

  他当初为关东联军的盟主,主持讨伐董卓一事,但是刘协逃出了洛阳,却是不往怀县、也不去酸枣,反而是跑到了陈国,这无疑是狠狠的一巴掌直接打在了他袁绍的脸上。

  袁绍也因此对刘协态度的冷淡了下来,只是在第一次派出了使者觐见了一下,便没有再派遣任何的使者,也没有公开承认刘协的帝位。

  而就在前不久孙坚进攻函谷关时,袁绍也收到了一道诏书,一道来自长安的诏书。

  正是这封诏书,使得袁绍敢于派遣周昂进攻豫州,敢于对抗孙坚。

  ……

  如今的长安朝廷,因为董卓长时间的在郿坞享乐,不理政事,而是让一直以来都恭敬无比的司徒王允处理,久而久之,大部分的权柄都被王允所把持。

  只是军权仍然牢牢被董卓把持,王允虽然把持着朝政,但却也没有翻脸的能力。

  孙坚在函谷关外陈兵之时,西凉军人人自危,他们都知道孙坚的勇悍,也明白若是战败,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下场。

  长安朝廷的百官虽然被董卓挟持,但是他们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董卓的利益又是相同,因为他们的也是认为刘辩应该是天子,而不是刘协。

  刘辩才是正统,而刘协不过是自立为帝。

  刘协从一开始,就是蹇硕这个阉人发动兵变,斩杀了大将军何进才得以登基为帝的皇帝。

  在很多人的心中,刘辩才是真正的天子,而刘协却不是。

  而且刘辩作为天子,才是最符合他们的利益的存在。

  陈留王刘协逃出洛阳,在陈都自立为帝,更是得到了长安朝廷的百官口诛笔伐。

  孙坚麾下的军力越发的壮大,函谷关的情况也越发的危机。

  西凉军已是快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李儒在郿坞外求见再度被拒绝之后,怒而拔出长剑,挥剑喝退了守卫的军卒。

  李儒毕竟是董卓原先的亲信,也是西凉军的谋主,郿坞守卫的军卒哪里敢拦他。

  郿坞的卫兵不敢对李儒动手,李儒就这样一路提剑冲进了郿坞之中,沿途的军卒眼见李儒暴怒,也不敢关闭门庭。

  李儒一路穿行,终于是在一处极尽奢华的大殿之中,见到了正在饮酒作乐的董卓。

  董卓看到李儒,满脸的愕然,他刚刚接到卫士的禀报,知道李儒强行进入了郿坞,想要来找他,但是他没有想到卫士前脚刚到,李儒后脚便已经赶至。

  “李侍中,千万冷静……”

  李肃此时的背脊都被冷汗所打湿,董卓和李儒他哪一个都惹不起。

  “明公政务繁忙,衷心为国,真是辛苦啊,在下想要见上一面,都难以见到。”

  李儒看着殿内荒唐的场景,怒极反笑。

  “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明公以为如今真能在郿坞享乐到老吗?!”

  李儒面色狰狞,抬手猛地一剑砍在了案桌之上,案桌上的珍馐佳肴被李儒一剑斩的七零八落。

  大殿之中的将校,还有一众的舞女、侍从皆是不敢言语,退到了两侧,将中央之地留给了李儒。

  董卓使了一个颜色,李肃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珠,也向后退了些许。

  “孙坚麾下军将多如江河之鱼虾,太谷关乃是天下雄关也被其所破,如今若是函谷关再破,郿坞焉能保全?!”

  “陈留王刘协如今在陈都自立为帝,若是那孙坚打进关中来,天子必然退位,届时董氏一族无论老幼,都将身死!!”

  “明公莫不是忘了,陈留王是如何让出的帝位!”

  “明公莫不是忘了,陈留王是如何逃出的洛阳!”

  “明公莫不是忘了,昔日在洛阳城外的誓言!!!”

  李儒高昂着透露,怒视着站在殿上董卓,高声质问道。

  现在东西两帝并立,若是被孙坚攻入了函谷关,万事皆休。

  到时候身为天子的刘协,如何会放过想要杀死自己的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