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黄天之世第472节(1 / 2)





  汉军的心气也在连番的落败被消耗殆尽。

  武威贾氏也已经做出了他们的选择,黄巾军一战击溃西部鲜卑,已经是证明了黄巾军拥有着足以影响凉州的力量。

  天下风云变幻,东西二帝并立,群雄割据争霸。

  武威贾氏虽然处于边境苦寒之地,但是他们并非两眼一抹黑,对于中原的情况完全不了解。

  武威贾氏有他们的自己的情报来源,他们对于中原局势的了解,甚至要比韩遂和马腾两人更为清楚。

  他们也清楚的知道,如今韩遂和马腾两人陷入了内斗,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

  两人的争斗不出意外必定旷日持久,可能要数年之后才会分出胜负。

  但是数年之后,一切都已经晚了,中原的局势将会逐渐的变得明朗,韩遂和马腾两人不管谁胜出,都失去了角逐天下的资格,再无浑水摸鱼的机会。

  中原地带,董卓似乎袁绍结为了联盟共抗孙坚。

  这一次董卓麾下的西凉骑没有再丢脸,他们依靠着洛阳城,挡住了孙坚的攻势。

  控制了伊阙关的董卓,从伊阙关出兵,南下抄掠,致使孙坚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的兵力来对抗董卓的精锐。

  洛阳八关,伊阙关、太谷关、函谷关三关为董卓所得,旋门、孟津、小平津通往东面、北面的三处关卡被袁绍所控制,孙坚仅控制广成、轘辕两处南方的关卡。

  袁绍也再董卓出兵之时,派遣豫州刺史周昂从北面继续袭扰豫州。

  孙坚居于阳城,不仅要和驻扎于洛阳的董卓军主力对峙,还要同时遭受两面的袭扰,这还不算上一直不怎么安分的泰山黄巾,还有兖州不时南下抄掠的冀州军骑兵,以及南方的严白虎等一众贼匪。

  现在中原的争斗逐渐进入了白热化,东西两帝的争斗愈演愈烈,各地的割据的诸侯不会停止他们的前进的步伐,他们将会互相兼并,互相联合,互相争斗。

  韩遂和马腾也不知不觉陷入了无法发展的地步。

  往东是如日中天的黄巾军,往南是已经封闭了所有险要关卡的益州,以及如今已经重振旗鼓的董卓。

  皇甫嵩昔日在陈仓大败王国、韩遂、马腾三方联军,一战打灭了凉州叛军的心气神。

  天下风云变幻,群雄共逐其鹿。

  中原的世家已经在江山社稷的棋盘之上投下了他们的棋子,武威贾氏自然也不愿意被排除在棋盘之外。

  “并州境内,韩遂、马腾两人部下所有的暗卫情报处,全部处于狼卫的监察之中,送往凉州的信件都已经被我们更改,如果没有意外,恐怕等到我们正式进入凉州,韩遂和马腾才会得到消息。”

  刘辟向许安继续禀报着并州境内的事务,提起暗卫,刘辟的眼眸之中还闪过了一丝轻蔑。

  相比于曾经绣衣使者这个强敌,无论是董卓麾下的玄庭卫,还是如今凉州的暗卫,更多都像是一个笑话。

  其手段之拙劣,简直犹如稚童一般,好比班门弄斧一般可笑。

  倒是袁绍在冀州成立的那个所谓的“魍魉”带给鹰狼卫的麻烦更多一些,甚至“魍魉”还效仿鹰狼卫设立“六扇门”也在各地招募了一些游侠,依为援助。

  许安微微颔首,如今的鹰狼卫已经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庞然大物,在太平道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纛传令!”

  许安勒停了战马,举起了手中的马鞭,慨声令道。

  “骁骑、并州两营随我向东,往黄河行进,顺流而下,奔袭北地!”

  第五百五十七章 武威贾氏

  姑臧城北,贾氏宅邸之中,军兵环卫。

  房舍之中,一众贾氏的重要人物齐聚一堂。

  贾龚面无表情,倚坐于胡椅之上,两手搭在胡椅的扶手上,左手的食指轻轻的敲击这扶手。

  房舍之中,众人的目光皆是放在了贾龚的身上。

  贾龚身穿一身绛红色的深衣,头上发丝早已经全部化作白发,发质干枯,但是却被打理的一丝不苟,并无半点的杂乱之象。

  贾龚虽然老迈,年过六十已经是到了花甲之年,但是昔日作为轻骑将军的威严却依旧没有衰退半分,他的双目并不像寻常的老人那样一般浑浊,在那深凹下去的眼眶之中眼眸不时闪过一丝精芒,不怒而威。

  如今武威贾氏主家便是他在掌控,而他也正是贾诩的父亲。

  西部鲜卑王庭覆灭的消息被跟随黄巾军一路奔袭武威贾氏族人从北地带了回来,这也成为了贾龚带着整个武威贾氏倒向黄巾军的借口。

  尤其是当让人检查了几名族人带来的装备了新式马具的战马之后,贾龚心中的天秤更是向着黄巾军偏斜了不少。

  据说黄巾军已经用这样的新式马具武装了近三万名骑兵,这样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极为骇人的数量。

  许安……

  贾龚没有理会房舍之中众人的讨论,他闭着双目思索着贾诩之前所说的话。

  贾诩早在刚刚进入并州之时便给他传过信,信中详细的说明了他为什么选择放弃董卓,却往北投奔许安。

  这一年来,贾诩每隔一段时间便会通过鹰狼卫传来信件。

  “许安,有夺取天下之相。”

  这是此前贾诩在传来的信件之中所写下的话语。

  贾龚与贾诩是父子,知子莫若父,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本领,他也知道贾诩并非那种会胡言乱语,虚言夸大之辈。

  这么久以来,贾诩夸赞过人寥寥可数,而那些人无一不是人中的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