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黄天之世第631节(1 / 2)





  蒋义渠有经验,而对袁绍也是十分忠心,因此袁绍便将麾下这支尤为重要的重骑兵交付给了蒋义渠。

  这支重骑兵的名号一开始并没有定下来,最后当审配、沮授等人看到演武之时,名号最终才被定了下来。

  冲锋之势犹如猛虎,来往奔驰犹如迅豹,定名为:“虎豹骑”。

  太平道和魏庭的骑军强盛,但是南方汉庭的骑军却是可以用孱弱来形容。

  汉庭既没有马场,也没有良好的兵源。

  除去各军之中的少许骑军之外,汉庭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刘备麾下带领的那五千幽州骑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孙坚亲自坐镇荥阳,就是想要凭借着黄河还有关隘以此来挡住魏军的进攻。

  不过骑军虽然孱弱,但是汉军的步兵却并不孱弱,更是远强于魏军。

  其主力和黄巾军的主力遭遇,甚至也有一战之力。

  不过现在汉庭要遭遇的是北面的魏庭。

  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守住旋门,如何守住兖州。

  孙坚急件,请求立即将处于徐州战场的刘备带领的五千幽州骑尽数调来,并要求征用所有可以调动的骑军。

  旋门关在投石车的连番轰击以及猛攻之下已经是摇摇欲坠,北线危急,继续大量的骑兵支援。

  否则一旦魏军的骑兵进入兖州,那么整个兖州就将成为魏军的跑马场。

  而这,就是缺乏骑兵的无奈。

  这份无奈,也是后世失去了北方牧场,还有关隘屏障后中原王朝的无奈。

  第七百零六章 瞿塘、白帝

  另外两道急件都是从荆州传来。

  两道急件一前一后,相隔不到三日。

  第一道急件,是荆州的告急文书。

  初平四年(193年),六月二十九日。

  黄巾军兵出武关,由黄巾军中的白波将军郭泰带领下,仅仅花了三日的功夫便已经是击破了丹水城。

  张鲁也遵从许安的号令,派出其弟张卫领汉中兵一万进驻上庸,进攻南阳郡以策应郭泰军的进攻。

  当然,张卫军略稀疏平常,许安自然是不放心让张卫领军,实际上汉中军如今领军的将校是兴义将军张杨,许安让张扬作为副将辅助张卫。

  当然名为辅助,实为主将,这样的原因最重要还是给张鲁留下一点颜面。

  第二道急件,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从益州的江州城发出,而不是荆州。

  六月十五日,益州黄巾兵临江州城下,四万益州黄巾军将江州城围得几乎水泄不通。

  与此同时,成都之战益州军、东州兵全灭,许安带领黄巾大军南下的消息,在潜藏在各地的鹰狼卫缇骑推动之下,迅速传遍了益州的各郡县,

  江州城的城守眼见实力悬殊,黄巾大军兵临城下,又听闻成都之战的噩耗,根本不敢抵抗于是献城投降,江州城虽算不上城坚池固,但是益州黄巾军的攻城器械并不多,实际上若是江州城守能够有些骨气,也能坚持十天半月,为汉庭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江州城一日沦陷,赵祗也并非是什么优柔寡断之人。

  他要是优柔寡断,恐怕早在当初马相兵败之际便已经是随着马相等一众黄巾军死在了战场之上。

  江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安派人也和赵祗讲清楚了江关的重要性。

  赵祗虽然曾经不过只是一个底层的农夫,但是他现在已经是近十万益州黄巾军的统领,早已是今非昔比。

  江州城投降,江州城的城守并没有派人去向着其他的城邑通传消息,而少数一些在益州黄巾军还没有合围时想要逃走的人也被赵祗提前安排的马队全数拦截。

  江州城守投降,赵祗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如今益州军主力战败,任宪战死的消息已经快要传遍全州,益州各城无不是人心惶惶。

  益州黄巾军所穿戴的衣甲,多是缴获自汉军,只是旌旗不一样,巾带不同,只需要稍微更换一下就好,而江州就有汉军县城的巾带和旌旗。

  于是赵祗押着江州城的城守,带着四百余名换好了汉军装备,拿了一些故意被破坏的汉军旌旗的黄巾军向着东北一路急行,伪装成了溃败的模样。

  赵祗留下了两万余名军卒守城,随后带领着麾下两万余名军卒直接北上向着江关方向进军。

  两万人分成前、后两队,前队便是赵祗带领的伪装溃兵。

  前队先行大概四五天左右的时间,后队再跟着前队走过的道路前进。

  前队的这些伪装的溃兵,全是益州黄巾军的精锐,这一部分约有差不多四百余人。

  后队虽然不如前队,但是也称得上是益州黄巾军中的精兵,起码都有战阵上的经验,有一万七千余人。

  赵祗知晓江关的重要性,于是亲自带领两万大军直接向着东北方向的江关进发,但是他也没有忘记向着许安禀报江州的情况。

  李严在此时却是刚刚带着麾下的军队离开了江州约有十日左右的时间,差不多也应该到了犍为郡的符节城。

  虽说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但是这些益州黄巾军伪装成溃兵,寻常人根本看不出破绽,只有久经沙场的战将才能看出些许的端倪。

  而之所以如此,也不是因为什么过于复杂的原因。

  无他,唯手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