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黄天之世第834节(1 / 2)





  麹义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长枪,他的目光一直放在了西面丘陵之处那缓缓推进的汉军军阵之上。

  背水一战,靠水防守,要想坚持到援军的到来,一味的防守绝对不行。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麹义很清楚骑兵对于步兵的压制力到底有多强。

  他要做的,就是让汉军普通的军卒产生对于骑兵的恐惧,压制汉军的气势,尽可能的造成杀伤,影响汉军的士气,同时减轻己方防守的压力。

  汹涌的战意在麹义的眼眸之中流转。

  辰时七刻8:45

  汉军的军阵,最近的一阵已经逼近到距离河滩只有八十步的距离。

  八十步的距离已经进入了弓弩的射程之中,但是明军的军阵诡异的寂静。

  战场之上,所有人的心弦皆是处在了最为紧绷的状态。

  汉军的军阵推进也受到了战场之上气氛的影响,他们的脚步明显慌乱了起来。

  而明军的阵中除了呼吸喘气的声音稍微加重了一些之后再无异样。

  弩机已经上弦,而弓手也将箭失搭在了弓上,扣弦待发。

  “举盾!”

  汉军的军阵之中各级将校大声的呼喊着。

  位于最前阵的塔盾兵挺起了盾牌,而后方的军卒也是举起了手中的双弧盾,时刻准备抵御抛射而来的箭失。

  在步兵的军阵的后方,汉军的步弓手已经是停驻了脚步,八十步的距离,已经可以抛射,虽然破甲艰难,但是能够对明军军阵造成一定的打击,干扰其正常的防守。

  八十步。

  七十步。

  汉军的步弓手齐齐放箭,大量的羽箭腾飞而起,向着明军的军阵直射而来。

  先登营和西凉营都是骑兵,他们没有携带什么盾牌,只有一部分人携带了少量的双弧盾,这些人都被安排在了前排的位置。

  这一波箭雨不能躲避,他们只能是硬扛着接下。

  明军军阵之中的军卒尽皆是低下了头颅,遮住了自己的面门。

  八十步之外射来的箭失难以破开他们身上的甲胃,相较于防护简陋的汉军,明军骑兵不仅装备保护着大腿和胸口的两当铠,还装备保住着肩部和手臂的环臂铁甲,甚至一部分的精锐骑兵内里还穿有专门抵御箭失的锁子甲。

  六十步的距离,这个距离已经到达了弓弩破甲的范围,铁甲虽然难破,但是对于革甲来说这已经是处于杀伤范围了,但是明军仍旧没有放箭。

  汉军射出的箭失虽然对明军造成了一定的杀伤,但是这杀伤极为有限。

  很多明军的身上插着箭失,看起来极为可怖,但是那些箭失实际上根本没有破甲,只是挂在其上。

  他们身上穿戴的盔甲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防护,而在内里所穿戴的棉衣也为其提供了一定的程度的缓冲。

  准确来说,他们有一部分人身上所穿戴的棉衣,应该被称为棉甲,因为在棉衣之下还缝有铁片。

  不过因为产量和成本的原因,棉甲较少,大部分还是普通的棉衣。

  因为棉甲属于新产品,耗费的工时的较多。

  如今全面列装棉甲的部队,也就只有黄天使者、陷阵营和腾骧卫三部。

  最里层穿棉甲,再穿一层锁子甲,最后外面穿戴铁甲,三层的重甲,刀砍不穿,枪刺不破,箭射不进,任何轻兵遇到这样的重甲步兵都只有溃败的份。

  现在的汉军锐士再遇到明军阵中的黄天使者,恐怕根本没有多少的还手之力。

  在距离明军的军阵到五十步之时,汉军的军阵已经犹如犬牙一般交错,这个时候已经无法再整军行进了,只有硬着头皮向着前方发起冲锋。

  其实,在八十步的距离对着明军放箭真的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八十步距离的箭失不仅没有对明军什么杀伤,没有打击多少明军的士气。

  相反还帮助明军在气势处于了上峰,对于汉军前阵的军兵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

  在数波箭雨过后,他们看到的不是被箭雨袭击痛哭哀号的明军。

  他们看到的是一众排列着整齐的军阵,盔甲之上插着箭失,戴着恐怖的鬼面,却仍旧伫立在地,没有倒下的明军军卒。

  绘制着密密麻麻经文的旗幡在疾风之中招展,无数赭黄色的穗带在江风之下摇动。

  第一排的明军半跪在地,弩机平举,第二排的明军站立于其后,也是平举着弩机,第三排的明军举着弩机,站在第二排的间隔之中。

  一枚又一枚冷森森的箭头直指着他们,就算是手持着塔盾,仍旧是让前阵的汉军感到无比的恐慌。

  在他们的身后不远处,一众肩扛长枪,骑乘在战马之上的骑军蓄势待发。

  劲风将那些骑兵身上的所穿戴的赭黄色战袍吹的鼓起,金黄色的阳光照耀在其盔甲衣袍之上,犹如九天之上天兵一般威武。

  这样的景象,如何不让人胆寒,如何不让人恐惧!

  而就在这时,一声锐响划破了长空,直冲云霄。

  “休”

  尖锐的军哨声陡然在明军的军阵之中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