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三九章 这就是河北 七(1 / 2)

第一三九章 这就是河北 七

建安元年四月,南皮,将作大匠府。

虽说大汉朝廷的行在是定在了邺城。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机构都设置在邺城。比如刘晔的衙门将作大匠府。就设置在了南皮。无他,因为现在的南皮是整个河北的工业中心。作为主管工业的长官。刘晔理所当然的要在南皮办公。

“臣将作大匠刘晔,拜见陛下。”

“兄长不必多礼。请起。”

“谢陛下。”

虽然皇帝一开口就和刘晔称兄道弟。但是刘晔还是依照君臣之间的礼仪。一丝不苟的做完了全套,才恭恭敬敬的起身。这样的举动。落在皇帝的眼里,以为是自己这位族兄实在太拘谨,不过也正好可以示之以恩,好好拉拢。不过落在皇帝身旁的蒋通眼里嘛,蒋通就只有偷笑了。

“欸,兄长如此多礼,实在是见外了。朕与兄长,都是世祖子孙。现今天下大乱。朕正需要倚重兄长这样刘氏子弟中出类拔萃者,和朕一起光复汉室荣光呢。兄长少歇,晚上到朕的行宫来,朕为兄长引见皇后”

刘晔听到这话吓得魂飞魄散,飞快的再次跪拜下来:“臣惶恐!臣何人也!不敢当陛下兄弟相称。请陛下还是唤臣的职位。陛下,虽说现在天下战乱频繁。但丞相实有安天定地之大才。只要陛下对丞相绝对倚重,丞相绝对会还陛下一个太平天下!”

哎,刘协小朋友啊,你根本不了解刘晔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在真实的历史中,曹丕派人找你要传国玉玺的时候,刘晔可是上串下跳出力最多的人之一啊。他姓刘又怎么样?他是光武子孙又怎么样?跟你算辈分是兄弟又如何?这位可是对力量有着极强的直觉。坚定不移的跟着强者走到底的人啊。

刘晔摆明车马拒绝了皇帝的拉拢,旗帜鲜明的向蒋通效忠的举动。让皇帝瞬间脸色发白。愣在了那里。见到这样的情景,蒋通叹了口气:“子扬,汝到南皮也有一年多了。这一年来通事务繁多,给你的信件回得少了。前几日你说板甲终于有了稳定的生产方法。所以通就请陛下过来看看了。”

“喏。正要以此板甲敬呈陛下和丞相。”随着刘晔的挥手,一个壮硕的工匠提着一幅板甲走上前来。

看到这副板甲,皇帝还没多大感觉。蒋通的眼泪却差点要掉下来了。终于,终于啊,至少在冶金铸造这一块,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影响。这个时代的冶金技术整整进步了一千年!

“子扬,这真是天大功劳!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现在产量如何?成本几何?防护力如何?”

“回禀丞相。这板甲其实不难。难的是改良冶铁高炉和水力锻机。属下认真研读了丞相编写的《物理原理》一书。以热学概论为指导,改良了高炉。使得高炉的温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得到纯净的铁水。以力学概论为指导,修建了水力锻机。使得压制模块有了巨大的力量。现在这板甲,一台水力锻机再加上数位熟练匠师。日产五十副没有问题。至于成本。丞相,一副板甲耗铁大约三十斤,耗铁量超过锁子甲大约三成。但是因为不再需要人力一环一环编织。所以人力成本这一块是省下来太多。综合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总的成本至少能节约三分之二。至于防护力。呵呵,丞相,板甲的防护力绝对在锁子甲之上。除了对弓箭的防御力仍然优秀外,近身战的防御力和锁子甲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唯一可虑的是,板甲的生产过于依赖水力。现在春夏之交,漳水水力充足,工厂可以全力生产。若是进入秋季,水量减小,又或者到了冬季,漳水封冻”

“善,这些年来,随着青州百姓逐渐富庶。大家越来越不愿意编织锁子甲。搞得锁子甲生产成本节节攀高不说,产量还越来越小。前次扩军的时候,库存几乎全部耗尽。现在有了板甲呵呵呵。奉孝,组织军方将领和一线士兵前来南皮,实验新甲性能。若是新甲性能可靠。我军可以从明年开始全面换装!”

“喏。属下这就去安排。”

“至于说动力问题。子扬可以派人去青州南部考察。择一水量充沛、终年不冻之地修建新厂。修建新厂同时,由工部尚书派人考量当地的交通。能行船最好,不能行船就修路。总之是铁矿石来将就水力。不管怎样,子扬,辛苦了!汝这番可是立了大功!”

“属下惶恐。丞相,此番能成功生产出板甲。实非晔一人之力!尚有诸多工匠在其中倾力奉献。更有三位高级匠师在高炉实验中丧命!属下恳请丞相接见这些工匠。并给予抚慰。”

“嗯?可是高炉排出的气体?”

“啊?丞相怎么知道?啊,对,就是高炉排除的毒气。吸多了,致人死地。而且可燃,一不小心就是爆炸。”

那是煤气啊!稍稍提纯后就是好东西啊!蒋通一听这个就来了兴趣:“工厂在哪里。这就带吾去看!啊,陛下恕罪。陛下要不要一起去看?”

如果说和老农座谈,还因为大汉帝国以农为本。如此作秀皇帝还可以接受的话。和工匠一起烟熏火燎,听说还可以爆炸。这个皇帝就不能接受了。还是摇头比较快一些。

不过嘛。

“嗯,陛下不去也好。陛下,这南皮,除了是河北的工业之城,还是商业之都。臣本来的意思是想待会和陛下一起安排些时间接见一下南皮城内的诸多大商。这些都是每年缴税超百万的巨富。不过现在臣要去工坊实地看看,就请陛下先行如何?”

“居然让朕去见那些满身铜臭味的商人?”皇帝听见这个建议更是不爽了。不过转念一想,这些家伙每年缴税那么多?“便依丞相之议。”

“多谢陛下。如此,臣告退。”

南皮城,百郡馆,南皮楼。

这栋楼是百郡馆管理人员的办公地所在。当然有很多的大型会议室。蒋通预定的接见河北诸多大商人的地方,就是这里。

距离皇帝和蒋通会见这些商人的时间还早。不过南皮楼里已经是人声鼎沸。

“哈哈哈,苏老板好久不见。最近生意如何?什么?不好?怎么会?主公不是把整个幽州的玻璃制品销售权都分包给你了么?幽州啊!黄巾之乱和大瘟疫都是受创最轻的大州!人口不下一百五十万。怎么会生意不好?”

“哼!孙老板这是眼瞧东西,装瞎?幽州人口是不少。可是这些年公孙瓒和宗正的内战不提,鲜卑屡次南下劫掠也不说。就说公孙瓒那厮最近两年在幽州搞的五税一!是,主公治下田赋也差不多是五税一。但是主公治下的农民五税一之后,算赋、口赋、户税、兵役、徭役全免啊!可是公孙瓒呢?农民交了五税一后,这些东西全部照旧!双已经把玻璃的价格压得极低了,再低就亏本了。就这样还是卖不出去。为啥?那里的人穷呗!饭都吃不饱怎么能买以前完全是高端物品的水晶杯?要我说,还是主公偏心,居然把冀州的分包权给了你。冀州啊,这些年恢复得好快,百姓温饱不虞。当然有闲钱来买东西了!哎,还是老乡关系稳当啊。”

“哼,苏老板。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当初竞标分包权的时候。你们一个个认为冀州是在袁本初治下。到时候青冀大战一起,冀州的商路就会全部断掉。所以个个都不要冀州的分包权。现在怎么着,没想到主公这么快就干掉了袁绍?后悔了?”

“哼,他话休说。最近双也在丞相府购买了经营角斗士大营的营业执照。请了幽州军里的退役老兵来做教官。还买了不少鲜卑人做角斗士。到时候双的玄武角斗营可要好好和孙老板的兄弟角斗营比划比划。”

“哈哈哈,来来来,难倒吾还怕你不成?这样如何?再过两月,就是冬小麦的收获季。到时候收获大典上,你我两家角斗营在邺城角斗场连斗十一场!”

“好,今日散会后我等便西去邺城,向魏郡太守府递交申请!”

“两位贤弟在说什么?”

“哎哟,张兄!你居然赶回来了?”

“主公这些年南征北战,专门接见我等商人的机会可不多。怎么着吾要要赶回来啊。”

“那是那是。张兄,在荆州可还顺利?是否见到了玄德?”

“见到了。玄德刚刚在江陵上任南郡太守。余这次去,玄德倒还记得余。拉着余说了好些话。”

“等等,张老板,你们说的可是当年在广宗被主公打断一只手的刘备?”

“正是此人。说起来,玄德当年起兵抗击黄巾的时候,还是余和苏贤弟资助他两百战马,五百副皮甲和一万石粮食呢。”

“啊,原来张老板和苏老板还曾经压过刘备的宝啊。果然眼光好得很。那刘备现在在南郡做了太守。这荆州的稻米销路应该更顺畅了?别说,现在我们青州、冀州的百姓有了点闲钱,居然还嫌小麦吃腻了。要换稻米改改口。这粮食生意,可是大有钱途啊!”

“呵呵,孙老板的眼光才是毒哦。只不过玄德这次给余出了个难题。南郡的稻米我们要买可以,玄德说税收方面好说,他也愿意派出军队保证我等的安全。只是收购稻米,他不收钱。只想用我们河北的锁子甲来换。”

“啊?嘿嘿,这个刘玄德可是打的好算盘。张老板答应了?”

“锁子甲乃我河北的军国利器。我自己都搞不到。怎么敢答应。哎,可是玄德那个家伙,苏贤弟你又不是不知道。苦苦哀求,说得声泪俱下。说不得,这次厚颜求求主公,多少给我几百副,让我在玄德那里有个交代,让他敞开为我供应稻米,也就是了。”

“啧啧,这可感情好啊。若是荆州的稻米销路打开了。我们就可以不用全看徐州糜家的脸色了。这糜家也是太狠,徐州的稻米被其垄断了就算了嘛。居然连扬州的米道也被他们占了大半!搞得双这些年一直不敢插手粮食生意。咦,说起来,糜家在河北的总管糜胜今天怎么没看见?”

“嘿,苏老板还不知道?哦,也对,您老常驻幽州。是这样,那糜胜一个多月前和我们东莱的米商打价格大战。最后居然写信给子龙将军,要子龙将军这个糜家姑爷出面压制东莱米商”

“哈哈哈哈,子龙将军怎么会答应?就算子龙将军答应了。他一出手,人家往廉使那里一告发。子龙将军自己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就是嘛。所以糜胜派人去滨海城找子龙将军。结果跟着使者回来的是糜夫人和子龙将军的二十个亲卫。直接捆了糜胜,抽得半死后送去了东莱廉使衙门”

“哈哈哈哈,妙极妙极。如此说来,这糜家遭受了重创了。嗯,我等倒是可以考虑趁此机会从糜家身上扒下一块肉来!”

“呵呵,贤弟啊。你怎么还不明白。这事情都发生一个多月了。以孙老板人精的性子。恐怕早就动手了。”

“哈哈,不敢当不敢当。俺不就是因为离得近点么?”